黄褐斑是一种主要以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深褐色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皮损为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常对称分布于面颊部、颧部,呈蝴蝶形。夏季紫外线照射后颜色加深,冬季减轻。无自觉症状。祖国医学亦称“肝斑”、“黛黑斑”等。
随着人们对自身容貌要求的不断提高,寻找治疗黄褐斑方便有效的药物,已成为国内外皮肤病学专家以及美容化妆品专业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科采用参苓白术丸合
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面部黄褐斑60例,并与西药对照组40例作对比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丸合
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脾虚湿瘀型黄褐斑60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脾虚湿瘀型黄竭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丸合
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片、维生素E、维生素C口服,30d为1个疗程。3个月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显效3O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
结论:参苓白术丸合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脾虚湿瘀型黄褐斑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好,患者顺应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以面部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皮肤病。由多种原因致局限性、不规则性皮肤色素改变,皮肤损害呈对称性、边界清楚,淡褐色、咖啡色或淡黑色斑片。
中医认为,黄褐斑虽发于面部,但不是单纯的皮肤病变,而与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主要责之肝、脾、肾。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转输和布散失常,湿浊壅于脏腑经络,阻滞气机,久之产生瘀阻,湿、瘀有形之邪盘结交错,使气血不能上荣面部而致斑。卢传坚教授诊疗黄褐斑总以脏腑理论进行辨治同时强调血瘀对黄褐斑形成的重要性,故有云“有斑必有瘀,无瘀不成斑”。
近代对黄褐斑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指出,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测定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显示黄褐斑形成过程存在血瘀病理机制。卢教授认为:血瘀的形成有多方面因素,肝气郁结,气滞致血瘀;肾虚火燥,血热滞结成瘀;脾虚气弱,血失推动也可致瘀。因此,遣方用药在辨证基础上,无论病在何脏,强调“治斑不离血”。
采用内服中药参苓白术丸合血府逐瘀口服液([url=http://www.fuguantang.com/goods/1523.html]http://www.fuguantang.com/goods/1523.html[/url])治疗脾虚湿瘀型黄褐斑取得良好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人参、自术、甘草补脾气;茯苓利脾湿;山药滋脾阴;薏苡仁、扁豆补脾气,通调水道,祛湿;莲子补脾养心;砂仁温中化湿;桔梗载药上行,开肺气。生地、红花、桃仁、赤芍补血活血祛瘀,两方合用,健脾祛湿活血调经退黑斑,疗效快且不易复发。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饮食,多食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忌食辛辣发物,少食油腻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刺激,忌忧思烦恼,避免日光曝晒,忌滥用化妆品及外搽刺激性药物。